心灵绿洲

宅家睡够8小时,却还是睡不醒?

发布时间:2020-04-27    作者:石琳昌    来源:中国青年报     浏览次数:


宅家季,我们似乎实现了“睡眠自由”,心心念念的睡够8个小时不是梦。可是,我们似乎并没有睡好。

更倾向于晚睡晚起

调查显示,宅家前,90%的人在晚上8点到12点间就寝;宅家期间,零点以后就寝的人超过50%。

都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,然而很多人的困惑在于:道理我都懂,为什么还是睡不好这一觉?

影响睡眠的因素有两个方面:一是内在的生物需求;二是外在的社会因素,比如上学、上班。

不知道宅家期间的你,有没有过这种体会。白天,自己可以断断续续地睡上好几觉。夕阳西下,才开始一天的学习。不禁让人感慨“都乱了,上课时候最晚7点要起,现在9、10点钟才起。白天太好睡,晚上舍不得睡。”虽至午夜两点,还眼冒金星,兴致勃勃。

因为疫情,人们已经在家宅了两个多月,即便复工也有很多人在家办公,失去了上下班时间的严格限制,实际上就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因素,让人更接近“自由运转”。


睡得多并不代表睡得好

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,大部分同学手中都没有课本和练习题,除了上课期间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,更重要的是下课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消化。然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上课平台,下课后的我们辗转于各个平台中,好不容易写完了作业,却发现夜也已经深了。“我都学了一天了,得有点自己的时间”,于是刷刷微博、朋友圈,看看剧,就到了凌晨一点。

睡前这段时间究竟有什么魔力,让我们舍不得去睡?

疫情期间,有的人关注公共卫生消息,有的人刷微博、微信关注时事和娱乐消息,更多的人用微信聊天。此外,对“如果睡不着会干什么”这一问题,61%的人选择“玩手机”。

人本来就有晚睡晚起的习惯,加上又有对新奇事物感兴趣的倾向。种种因素叠加到一起,给我们一个错觉,睡前这段时间真是十分美好。

第二天也许起床的时候会有点后悔。

“在平时,职场人士往往一觉难求,但宅家期间睡觉似乎不是问题了。通过对不同类别人群的调研发现,睡觉时间基本都超过8个小时,甚至达到9个小时。然而,调查结果同样显示,睡得多并不代表睡得好。”

主观感受会欺骗我们。当人处于一些危险境地时,比如灾难、战争,这种欺骗是有帮助的,让人保持清醒。但在正常生活中,欺骗性让我们觉得能压缩自己的睡眠,其实不是,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在持续中。


合适的时间睡觉 与大自然合拍

健康的睡眠,不仅是睡够时长,还要在合适的时间睡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上一次通宵夜班,白天就算补睡8个小时,身体也未必舒服。因为人的睡眠要和大自然的节律合拍。

白天的“觉醒时间”和晚上的“休息时间”是相互影响的,我们每天去上学、上班,构成了白天的节律,宅在家里,这些活动都减少了。自然,睡眠的质量也就降低了。

所以,即便宅在家中,白天还是要保持比较规律的生活状态,也要做一些事、做一些运动,保证身体的节律和大自然相匹配。

睡眠是一个逐渐放松的过程。对于实在不得不熬夜的人,可以在白天补觉前,先冲个凉吃个饭,让身体保持放松舒适;然后,拉上窗帘,让家里尽量黑,营造类似夜晚的环境;最后,进入睡眠。

当然,还是希望更多人能够按时睡觉。睡前一小时,可以做一些相对固定让人松弛下来的事情,比如准备第二天上学上班要用的东西,翻翻纸质书,或者瑜伽、冥想。

今晚,享受美好的睡眠。


(原文来源中国青年报,作者蒋肖斌,部分有改动,图片来源摄图网)